「成功的人找方法,失敗的人找藉口」這是一句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格言。
今天偶然在游泳池看到這一句話,忽然間有了一些想法,
以下就試著從戰略的眼光來解析這一句話。
-
「成功的人找方法」
成功 -> 一般會認為是事業有成,但其實可以把範圍縮小成為「能夠把事情做得好的人」
這邊沒問題,重點在於「方法」。
鈕先鍾對於戰略的定義是一種思想、一種計畫、一種行動;
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對於戰略的定義則為:目標、手段、方法;殊途,但同歸。
「方法」一詞已經出現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定義裡面了,
換句話說,方法即為戰略的一部分。
從這個角度來思考,「成功的人找方法」一句話可以做這樣的解讀:
能夠把事情做得好(這裡就有目標取向)的人,是有其方法的。
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,能把事情做得好的人,通常是有方法的。
但要注意,不是有方法就可以把事情做得好,邏輯上要注意。
-
再來是「失敗的人找藉口」這一句話。
失敗 -> 指的是事情沒做好,不想做、沒有做,或是全盤皆墨
藉口 -> 不好解釋,所以從事例來看。
男女朋友約會,遲到的一方可能會說「不好意思,路上塞車,所以遲到」;投資失利,最常聽到「不好意思,世界經濟狀況不好,所以賠了」。無論是「路上塞車」還是「世界經濟狀況不好」都是一種靜態狀況的描述,是當事者所處的狀況,就像我「坐在椅子上」打著這篇文章。
而這樣的靜態狀況如何產生結果?其實是漏掉了一句話。
「不好意思,路上塞車(,我找不到其他方法脫出車陣),所以遲到」;
「不好意思,世界經濟狀況不好(,我沒辦法改變投資組合),所以賠了」。
用最簡單的話來說,藉口指的是「當事者認為無法(或無力)去改變的狀況」,關鍵在於「狀況」與「無法(無力)改變」。
失敗的人為何失敗?因為他沒辦法改變他所處的環境。
-
找出失敗的人與成功的人的差異了嗎?
總結一下:成功的人是積極的,有作為的;失敗的人是消極的,無作為的。
P.S.當然也有一些有作為的人沒有把事情做好,但是這不是這篇要討論的範圍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